2001年,冷俊進入一家深圳的注塑機控制系統研發企業。當時注塑機控制系統主要是以進口為主,國內產品在繼電器控制方式等方面,價格昂貴不說,且技術落后。“有幸進入這家企業參與了國內第一個,家用液晶顯示屏實現注塑機控制系統的研發,至此注塑機控制系統國產化風起云涌,打破了進口注塑機控制系統壟斷市場的局面。”冷總回憶。
深圳市華成工業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冷俊
2005年,她與幾個同事一起創辦了華成工控。彼時,國產機器人控制系統可謂是一片空白,市場上能見到的只有臺灣或國外進口品牌,與注塑機控制系統市場情況,如出一轍。有市場、有未來,但多久才能解決產業鏈問題還是未知數。“因為當時國內做機械手、機器人主體的廠家很少。考慮到市場需求,先從我們比較熟悉的注塑機行業簡單切入,盡快獲得市場認可,就從注塑機機械手控制系統開始。”冷總說。
對于華成工控這類堅持市場導向的企業來說,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是核心,這個過程中“同行者”將扮演重要的角色。“志同道合、共同成長”是華成挑選合作客戶的原則,早期客戶的需求很簡單,能用,實用就好。“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大,技術人員素質的不斷提升,產品的性能越來越凸顯,不再是當初的能用就行,現在不僅能用,還要好用。”冷總表示,好用亦不能滿足當下,凡是都要講究人性化、智能化。“這也是我們公司產品一直研究的方向,搭載人工智能,同時在細分領域不斷的精耕細作,多領域的滲透,促使產品的國產化,平民化。”
目前,華成工控已發展成為控制系統、伺服系統、驅控一體化系統三大產線齊頭并進的自動化核心零部件供應商。在后疫情時期,考慮到不少中小企業自動化升級改造需求進一步釋放,機器人有望在更多的行業及領域里滲透,同時伴隨著2021年進入“十四五規劃”元年,在中國制造由大向強邁進中,工業機器人產業上下游勢必會得到更多的關注。“今年,華成工控主打兩個系列產品,分別是QC系列驅控和ES系列總線伺服。”冷總介紹。華成工控自成立起就專注于行業的定制化與產品的客制化,QC系列驅控產品在注塑、沖壓、機床上下料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,落地的產品有桁架機械手、SCARA、6關節機器人等。
ES系列總線伺服簡單地講就是EtherCAT伺服產品,采用模塊化配置方案,將所有伺服模塊集中在一起,采用共母線的設計,可以將能效比提升。華成伺服產品分為低壓伺服系列與高壓伺服系列,其中低壓伺服,電壓12V~100V直流,電機功率覆蓋100W~5KW;高壓伺服,220V/380V交流,電機功率覆蓋100W~55KW。市場需求永遠是華成工控的最大驅動力。在技術后盾下,華成工控走的是定制化專用道路,把產品做得更加專用和實用,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,并制定了“三步走”規劃。
首先,堅守在機械手控制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;其次抓牢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的歷史契機,加速產品滲透;最后,拓展控制系統、伺服系統、驅控一體化產品在精密加工、塑料機械、移動機器人、3C電子智能產線、激光應用、食品等行業的應用,不斷完善工業現場整體解決方案。
“只要用戶愿意用國產控制系統,替代進口很快就會實現。目前國際形勢也加快國產替代的步伐,所以未來十年智能制造會是一個高速增長的過程。”冷總說。